专利摘要:
一种晶间腐蚀试样检测用支撑底座,包括支撑座、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开设的第一安装槽内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槽适配的底盘、与所述底盘连接且中部开设有U型槽的连接块、以及与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底盘的端部连接的支撑块。本装置为晶间腐蚀试样的弯曲试验提供了用于放置试样的支撑底座,配合现有技术中的压头即可解决弯曲晶间腐蚀试样受力大手工无法弯曲的问题并且可达到标准规定的晶间腐蚀试样需弯曲90度或180度的要求;同时该装置对试样的支撑稳定性高、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移动,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公开号:CN214334472U
申请号:CN202023286029.0U
申请日:2020-12-3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冯惠伟;吴明华;唐明琦;杨鸿飞;闵帆;高亦斌;陈根保
申请人:Yongxing Special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G01N3-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晶间腐蚀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晶间腐蚀试样检测用支撑底座。
[n0002]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被应用在各种有腐蚀介质的环境中,此时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不仅需要测试物理、化学、力学等性能,同时还需检测耐腐蚀性能。
[n0003] 晶间腐蚀试样在做试验时,根据晶间腐蚀试验标准规定取样长度为50-125mm,不管是国标、美标还是欧标对腐蚀后的试样均需用直径φ5mm的压头进行弯曲,弯曲角度90度或180度。由于弯曲试样受力较大,并需保证所需角度,手工操作无法完成。
[n0004] 实用的晶间腐蚀试样弯曲装置主要原理:通过制作特定的直径φ5mm的压头与螺纹的形式与拉伸机相连,辅于特定的U型槽支撑底座,依靠拉伸机的下压力使试样在压头和底座的作用下,快速准确的完成试样的弯曲试验。
[n0005] 申请号为CN201410286259.7的文件提供了一种晶间腐蚀试验工装,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支撑件;竖直移动件,以可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支撑件移动的方式设置在该支撑件上,竖直移动件具有试件接触部和与试件接触部在水平方向上间隔设置的金属物接触部;定位件,在定位件的作用下,竖直移动件具有在竖直方向上相对于支撑件固定的定位状态。该装置着重于对竖直移动件的改造,而同样重要的支撑件则存在支撑结构不稳定、试样放置不方便等问题。
[n0006]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晶间腐蚀试样检测用支撑底座,本装置为晶间腐蚀试样的弯曲试验提供了用于放置试样的支撑底座,配合现有技术中的压头即可解决弯曲晶间腐蚀试样受力大手工无法弯曲的问题并且可达到标准规定的晶间腐蚀试样需弯曲90度或180度的要求;同时该装置对试样的支撑稳定性高、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移动,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n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n0008] 一种晶间腐蚀试样检测用支撑底座,包括支撑座、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开设的第一安装槽内的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槽适配的底盘、与所述底盘连接且中部开设有U型槽的连接块、以及与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底盘的端部连接的支撑块。
[n0009]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座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连通以用于安装固定所述底盘的加固环的加固槽。
[n0010]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固环上设置有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两块对称分布于所述连接块两侧的第一加固板、以及对称分布于所述连接块异于两块所述第一加固板两侧的两块第二限位板。
[n0011]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每块所述第一加固板远离所述加固环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槽与所述第一螺槽连通的第一沉头孔,所述第一螺槽内设置有第一螺柱且所述第一螺柱延伸至所述第一沉头孔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柱延伸出所述第一螺槽外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块侧面相适配的连接面。
[n0012]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板远离所述加固环的一端开设有内部通过安装件安装有弹性限位板的连接槽。
[n0013]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穿过所述弹性限位板靠近所述连接槽的端部开设的第一安装孔和所述连接槽的两端侧壁上对应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匹配的两个第二安装孔的安装柱、以及套接于所述安装柱外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柱柱壁和所述第一安装孔孔壁连接的扭簧。
[n0014]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每块所述第一加固板靠近所述加固环的一端表面连接有与所述加固环表面开设的第二安装槽匹配的第一连接块。
[n0015]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每块所述第二限位板靠近所述加固环的一端表面连接有与所述加固环表面开设的第三安装槽匹配的第二连接块。
[n0016]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面上设置有缓冲层。
[n0017]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撑座的侧面上设置有扶手。
[n001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n0019]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本装置为晶间腐蚀试样的弯曲试验提供了用于放置试样的支撑底座,配合现有技术中的压头即可解决弯曲晶间腐蚀试样受力大手工无法弯曲的问题。
[n0020]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本装置对试样的放置及支撑稳定,可达到标准规定的晶间腐蚀试样需弯曲90度或180度的要求。
[n0021]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本装置中对于放置试样的底座采用三段式设计,不仅支撑稳定、而且减少了与试样之间的摩擦力。
[n0022]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限位单元的结构设计不仅加强了底座的稳定性,也对防止于底座上的试样进行限位固定,防止试样在受压时滑动,影响检测结果。
[n0023]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24]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n0025]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加固板的结构示意图。
[n0026]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n0027] 附图说明:支撑座1、第一安装槽11、加固槽12、缓冲层13、扶手14、底座2、底盘21、连接块22、U型槽221、支撑块23、加固环3、限位单元4、第一加固板41、第一螺槽411、第一螺柱411a、连接面411b、第一沉头孔412、第一螺母412a、第一连接块42、第二限位板43、第二连接块44、连接槽431、第二安装孔432、弹性限位板45、第一安装孔451、安装件46、安装柱461、扭簧462。
[n002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晶间腐蚀试样检测用支撑底座,如附图1、2所示,包括支撑座1、安装于所述支撑座1上开设的第一安装槽11内的底座2,所述底座2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1适配的底盘21、与所述底盘21连接且中部开设有U型槽221的连接块22、以及与所述连接块22远离所述底盘21的端部连接的支撑块23。所述支撑座1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1连通以用于安装固定所述底盘21的加固环3的加固槽12。
[n0029]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1用于保证底座2的平稳性。底座2采用三段式设计,中部的连接块22整体为厚度逐渐增加的等腰梯形块;底盘21为了便于与下端的支撑座1连接,呈上下厚度一致的圆盘;为了便于试样的放置、受力均匀、以及与连接块22的上端连接,支撑块23呈上下厚度一致且厚度与连接块22上端厚度相同;且为了减少支撑块23与试样间的摩擦力,支撑块23与试样接触的表面优选设计为圆弧状。该三段式的设计在保证受力的同时保证了底座的平稳性。
[n003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固环3上设置有限位单元4,所述限位单元4包括两块对称分布于所述连接块22两侧的第一加固板41、以及对称分布于所述连接块22异于两块所述第一加固板41两侧的两块第二限位板43。
[n0031] 在本实施例中,加固环3用于加固对底座2下端的连接块22的稳定性,防止其在第一安装槽11内发生偏移;而限位单元4的设计不仅可对底座2中部的连接块22进一步进行加固,同时也可对放置于U型槽221内的试样两端进行限位固定,防止其在受力弯曲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并且,由于连接块22呈等腰梯形结构,因此与梯形斜面抵接的第一加固板41同样呈相同角度安装于加固环3上;而在本实施例中,U型槽221为在连接块22的两个竖直面上打通的通槽结构,因此第二限位板43同样竖直固定于加固环3上即可。
[n0032] 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3所示,每块所述第一加固板41远离所述加固环3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槽411与所述第一螺槽411连通的第一沉头孔412,所述第一螺槽411内设置有第一螺柱411a且所述第一螺柱411a延伸至所述第一沉头孔41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螺母412a,所述第一螺柱411a延伸出所述第一螺槽411外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块22侧面相适配的连接面411b。
[n0033]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加固板41呈倾斜安装,因此在其一端与加固环3连接后,另一端同样需要固定防止第一加固板41上端发生晃动,第一螺柱411a的411a其与连接块22斜面抵接的连接面411b的设计不仅固定了第一加固板41的上端防止第一加固板41发生晃动,也进一步提高了对连接块22的两个斜面方向的加固,提高了稳定性。
[n0034] 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4所示,所述第二限位板43远离所述加固环3的一端开设有内部通过安装件46安装有弹性限位板45的连接槽431。所述安装件46包括穿过所述弹性限位板45靠近所述连接槽431的端部开设的第一安装孔451和所述连接槽431的两端侧壁上对应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451相匹配的两个第二安装孔432的安装柱461、以及套接于所述安装柱461外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柱461柱壁和所述第一安装孔451孔壁连接的扭簧462。
[n0035]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试样的长短不同,当试样放置于连接块23上端时,位于试样两端的弹性限位块45由于扭簧结构的设计对不同长度的试样均具有夹紧效果,而随着试样的弯曲,试样中部向U型槽221槽底面靠近,两端距离缩短,此时,固定于U型槽221两侧的第二限位板43发挥其对U型槽221内的试样两端的限位效果,防止其脱离于U型槽221内,此时弹性限位块45由于扭簧的结构回复至竖直状态。
[n0036] 在本实施例中,每块所述第一加固板41靠近所述加固环3的一端表面连接有与所述加固环3表面开设的第二安装槽31匹配的第一连接块42。每块所述第二限位板43靠近所述加固环3的一端表面连接有与所述加固环3表面开设的第三安装槽32匹配的第二连接块44。
[n0037]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固板41下表面、第二限位板43下表面分别与加固环3的连接结构安装简单;可使得第一加固板41、第二限位板43可拆卸,可根据试样的规格更换不同长度的第一加固板41和第二限位板43,实用性更强;同时由于试样在接受检测时,收到的压力较大,因此该安装方式也不会导致第一加固板41、第二限位板43在使用时晃动或者脱落。
[n003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槽11的槽底面上设置有缓冲层13。缓冲层13的设计用于减少支撑座1和底座2之间的压力。
[n0039]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1的侧面上设置有扶手14。扶手14的设计方便于本装置的移动搬运,提高了便携性。
[n0040]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晶间腐蚀试样检测用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1)、安装于所述支撑座(1)上开设的第一安装槽(11)内的底座(2),所述底座(2)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1)适配的底盘(21)、与所述底盘(21)连接且中部开设有U型槽(221)的连接块(22)、以及与所述连接块(22)远离所述底盘(21)的端部连接的支撑块(23)。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间腐蚀试样检测用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1)连通以用于安装固定所述底盘(21)的加固环(3)的加固槽(12)。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晶间腐蚀试样检测用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环(3)上设置有限位单元(4),所述限位单元(4)包括两块对称分布于所述连接块(22)两侧的第一加固板(41)、以及对称分布于所述连接块(22)异于两块所述第一加固板(41)两侧的两块第二限位板(43)。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晶间腐蚀试样检测用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第一加固板(41)远离所述加固环(3)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螺槽(411)与所述第一螺槽(411)连通的第一沉头孔(412),所述第一螺槽(411)内设置有第一螺柱(411a)且所述第一螺柱(411a)延伸至所述第一沉头孔(41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螺母(412a),所述第一螺柱(411a)延伸出所述第一螺槽(411)外的一端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块(22)侧面相适配的连接面(411b)。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晶间腐蚀试样检测用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板(43)远离所述加固环(3)的一端开设有内部通过安装件(46)安装有弹性限位板(45)的连接槽(431)。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晶间腐蚀试样检测用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46)包括穿过所述弹性限位板(45)靠近所述连接槽(431)的端部开设的第一安装孔(451)和所述连接槽(431)的两端侧壁上对应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451)相匹配的两个第二安装孔(432)的安装柱(461)、以及套接于所述安装柱(461)外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柱(461)柱壁和所述第一安装孔(451)孔壁连接的扭簧(462)。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晶间腐蚀试样检测用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第一加固板(41)靠近所述加固环(3)的一端表面连接有与所述加固环(3)表面开设的第二安装槽(31)匹配的第一连接块(42)。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晶间腐蚀试样检测用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第二限位板(43)靠近所述加固环(3)的一端表面连接有与所述加固环(3)表面开设的第三安装槽(32)匹配的第二连接块(44)。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间腐蚀试样检测用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的槽底面上设置有缓冲层(13)。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间腐蚀试样检测用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侧面上设置有扶手(14)。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1707185U|2011-01-12|Pcb板振动与冲击试验的固定夹具
CN101666739A|2010-03-10|结合强度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14334472U|2021-10-01|一种晶间腐蚀试样检测用支撑底座
CN202421216U|2012-09-05|用于测试电池的可调夹具
CN205120491U|2016-03-30|一种显微硬度试样夹紧装置
CN201355231Y|2009-12-02|摩托车油箱安装支点检测装置
CN200975895Y|2007-11-14|检测台
CN202344302U|2012-07-25|火车承载鞍内弧面的车床加工夹具
CN203177879U|2013-09-04|快速支撑架
CN210269469U|2020-04-07|一种钢材洛氏硬度检测试台
CN210147869U|2020-03-17|一种千分尺维修用夹持装置
CN212030868U|2020-11-27|一种笔记本电脑把手振动测试治具
CN210346650U|2020-04-17|一种同心度检验工装
CN211905039U|2020-11-10|一种拉力测试工装
CN211426120U|2020-09-04|一种用于焊接板材的弯曲附具
CN209524856U|2019-10-22|一种vw511油气分离器检具
CN212807868U|2021-03-26|一种土工合成材料抗拉试验夹具装置
CN208483362U|2019-02-12|一种半圆形工件背面电弧溶射专用治具
CN214584603U|2021-11-02|一种外壳强度测量治具
CN211235235U|2020-08-11|一种拉伸试验的夹具定位装置
CN211103561U|2020-07-28|一种五金配件用夹具
CN212735073U|2021-03-19|一种夹具平衡装置
CN209656427U|2019-11-19|一种硬质薄膜协同变形施加装置
CN210101107U|2020-02-21|一种用于固定实验室报告的挂板
CN209978794U|2020-01-21|一种塑胶产品轮廓度检测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86029.0U|CN214334472U|2020-12-30|2020-12-30|一种晶间腐蚀试样检测用支撑底座|CN202023286029.0U| CN214334472U|2020-12-30|2020-12-30|一种晶间腐蚀试样检测用支撑底座|
[返回顶部]